今年3月,John Locke官网终于发布了竞赛题目,引得众多翘首以盼的同学和家长纷纷聚焦于题目解读。和往年一样,今年的题目依然颇具难度,挑战性与思辨性依旧很强。随着参赛人数的不断增加,入围率逐年降低,去年的入围率降至16.9%,可见竞争愈发激烈了 。今天针对哲学领域的题目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读。
2025年哲学题目
Q1:What moral obligations do we owe to livingpersons that we do not owe to future persons?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your answer forpolicy-making?
我们对活着的人负有的道德义务,与对未来世代的道德义务有何不同?你的答案对政策制定有何影响?
Q2:Should we treat non-human animals wellbecause they have rights,interests,neither, orboth?
我们应该善待人类之外的动物,是因为它们拥有权利、利益,还是两者皆无,还是两者皆有?
Q3:"When civilians are the main target, there's noneed to consider the cause. That's terrorism; it'sevil." ls this correct?
“当平民成为主要目标时,就没有必要考虑原因。那是恐怖主义;这是邪恶的。”这是正确的吗?
第1题思路
当代人的道德义务具有直接性和确定性,如医疗保障、教育机会等基本人权的即时保障。这是因为当代人已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,他们的需求和权益是具体可感的,我们可以直接采取行动来帮助他们。例如,在医疗资源分配上,我们要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及时的治疗,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。
然而,对于未来人,情况则有所不同。他们尚未存在,我们无法直接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,但有责任为他们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。这包括保护自然资源、减少环境污染、推动社会进步等,以确保他们能拥有一个宜居的地球。这种责任更多地体现在我们的行为对未来产生的间接影响上。
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,不同的伦理框架为我们提供了评估这种道德责任的工具。功利主义强调最大化整体的幸福,这要求我们在政策制定中权衡当代人和未来人的利益,找到一个平衡点,使两者的幸福总和最大化。而义务论则更注重我们应遵守的道德规则和责任,无论对象是当代人还是未来人,都应遵循公正、平等的原则来对待他们。
在实际的政策制定过程中,如何平衡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求是一个复杂的挑战。以气候政策为例,减少碳排放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加企业的成本,影响经济增长,但从长期来看,这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,为未来人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。这就需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,不仅要考虑眼前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利益,还要有长远的眼光,制定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,又不损害未来人利益的政策。
此外,教育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。投资教育不仅能提升当代人的素质和能力,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,还能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新者,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因此,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双重价值,合理分配资源,确保教育政策的可持续性。
推荐书单
第2题思路
该命题触及动物伦理学的核心争议。一种观点认为,动物拥有权利,就像人类一样,应该被赋予一定的道德地位和法律保护。例如,一些动物权利论者主张,动物不应被用作人类的工具,而应享有自主生活的权利。这种观点强调动物的内在价值,认为它们不应仅仅因为对人类有用而被利用。
另一种观点则认为,动物虽然没有明确的权利,但它们有利益,这些利益应该被纳入我们的道德考量。例如,动物有避免痛苦和追求幸福的利益,我们在对待它们时应该尊重这些利益,尽量减少对它们的伤害。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动物福利论,它不要求赋予动物与人类相同的权利,而是强调在利用动物时应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。
然而,也有人认为动物既没有权利也没有利益,我们善待它们只是出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情感或实用主义考虑。例如,善待动物可以提升人类的道德水平,或者因为虐待动物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经常面临这样的道德选择。例如,在动物实验中,我们是否应该为了科学研究而牺牲动物的生命?在食品产业中,我们是否应该支持工厂化养殖,还是选择更人道的养殖方式?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不同的伦理角度进行思考和权衡。
推荐书单
第3题思路
这一观点涉及到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和道德评价。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恐怖主义。恐怖主义通常被定义为通过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达到政治、意识形态或其他目的的行为,其特点是故意针对平民等非战斗人员,以制造恐惧和恐慌。
从这个定义来看,当平民成为主要目标时,这种行为确实符合恐怖主义的特征。无论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,这种行为都违反了基本的道德原则和国际法规范,因为它将无辜的平民作为攻击对象,严重侵犯了他们的生命权和安全权。
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需考虑其原因。理解恐怖主义行为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恐怖主义。例如,一些恐怖主义行为可能源于政治压迫、社会不公、宗教极端主义等因素。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根源,仅仅将恐怖主义简单地归结为邪恶,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甚至可能加剧矛盾和冲突。
因此,虽然将平民作为主要目标的行为无疑是恐怖主义,且在道德上应被谴责,但我们仍需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,以便采取更全面和有效的反恐措施,同时也要在反恐过程中遵守国际法和人权原则,避免过度反应和滥用武力。
推荐书单
扫码免费领取七大领域历年获奖论文集+推荐书单电子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