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hn Locke 论文竞赛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人文社科类学术写作赛事之一,被誉为“高中生版诺贝尔奖”。它不仅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,更全面评估其批判性思维、学术深度与跨学科视野。
一、John Locke 竞赛奖项体系详解
1. 全场最佳奖:Grand Prize(仅1名)
评选标准:
学术研究功底深厚
批判性思维卓越
写作逻辑严密、语言精准
代表年度全球中学生在人文社科写作的最高水平
2. 学科前三名:Winner / Second Prize / Third Prize
奖项 | 比例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Winner(一等奖) | 每学科1名 | 在该领域展现顶尖理解力与原创见解 |
Second Prize(二等奖) | 每学科1名 | 论证严谨,研究方法科学,逻辑清晰 |
Third Prize(三等奖) | 每学科1名 | 具备扎实学术基础和独立思考能力 |
3. 优胜奖:Very High Commendation & High Commendation
奖项 | 比例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Very High Commendation | <1% | 论文质量极高,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|
High Commendation | ~5% | 写作规范、论证有力,具备较强学术潜力 |
4. 推荐奖:Commendation(约10%)
特点:
论文达到一定学术标准
内容完整、结构合理、论证有据
获得评委正式认可
5. 鼓励奖:Merit(少量颁发)
特点:
表彰学术写作的初步探索
展现写作基础与投入态度
二、如何用 John Locke 竞赛提升申请竞争力?
1.针对性选择参赛领域
选择与申请专业高度相关的题目,形成“学术一致性”
避免跨度过大,确保内容深度与专业匹配
2.深度挖掘选题价值
不要泛泛而谈“动物权利”或“自由意志”,而是要:
提出具体问题:如“Should AI have moral status if it passes the Turing Test?”
展现专业热情:通过文献引用、理论模型体现你对该领域的深入理解
体现思辨能力:主动预设反方观点并进行有力反驳
3.连接现实与学术
将John Locke竞赛文章与个人陈述、学术兴趣联系起来,形成完整的申请叙事。
4.提前规划备赛时间
John Locke 不是一场“冲刺型”比赛,而是一次长期学术训练。建议提前 2–3个月 规划,优秀选手甚至准备 6–12个月。
三、2026年 John Locke 备赛全周期规划(建议时间线)
阶段一:奠定基础(2025年12月前)
目标 | 具体行动 |
---|---|
1. 学科启蒙 | - 精读 John Locke 原著《政府论》《人类理解论》
- 阅读《正义论》(罗尔斯)、《经济学原理》(曼昆)等经典书目 - 构建哲学、政治、经济的理论框架 |
2. 时事追踪 | - 订阅《The Economist》《New Yorker》
- 整理2025年热点事件(如AI伦理、气候政策、全球不平等) - 建立“跨学科案例库” |
3. 写作训练 | - 每周完成1篇500词议论文
- 练习“论点-论据-论证”结构 - 使用学术词汇 |
阶段二:选题攻坚(2026年1月-2月)
目标 | 具体行动 |
---|---|
1. 选题筛选 | - 从官方公布的题目中选择最契合兴趣与专业方向的
- 评估三个维度:兴趣匹配度、学术深度、竞争强度 |
2. 框架搭建 | - 撰写300字选题大纲
- 明确核心论点(Thesis Statement) - 设计分论点逻辑链(Argument Structure)<br>- 提交导师审核,获得反馈 |
阶段三:研究写作(2026年3月-5月)
目标 | 具体行动 |
---|---|
1. 学术调研 | - 使用 JSTOR、Google Scholar 检索权威文献
- 每篇论文引用至少10篇高质量来源(期刊、专著、报告) - 确保论据占比 >60% |
2. 初稿撰写 | 根据“理论基础 + 现实案例 + 反方驳斥”,结论升华至人类共同命题。严格控制每段 200-300 字,避免冗长。 |
阶段四:终稿优化(2026年6月)
目标 | 具体行动 |
---|---|
1. 多轮修改 | - 第一轮:完善逻辑框架,确保论证连贯
- 第二轮:润色语言表达,提升学术性与可读性 - 第三轮:核查引用格式(建议使用Chicago或MLA)、避免AI检测风险 |
2. 导师审阅 | - 提交至老师、教授或专业辅导机构进行评审<br>- 根据反馈进行最终调整 |
3. 提交截止 | - 通常在每年7月初截止,务必提前1周完成 |
扫码免费领取John Locke 七大组别历年获奖论文合集+推荐书单⇓